11月20日,中國政府網發布文件《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“中國醫師節”的批復》,批復稱自2018年起,將8月19日設立為“中國醫師節”,具體工作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協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。“中國醫師節”的設立將是我國繼教師節、護士節、記者節之后,第四個行業性節日。
設醫生節的倡議在中國由來已久:
2007年3月 全國政協委員馮世良提議設立“醫生節”(每年3月4日,白求恩的生日)。
2011年6月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倡議設立“醫師協會醫師節”(每年6月26日,《執業醫師法》通過日),以鼓勵執業醫師樹立自尊自愛、奮發向上的精神,維護醫師隊伍的良好形象,營造尊醫、重醫的社會氛圍,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。
2014年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提案設立“醫生日”,并稱:這個刻不容緩,醫患關系如此惡劣,全社會缺乏對醫生的尊重,最后倒霉的是我們。
2015年6月 中國醫師協會發布《關于設立醫師節的倡議》,倡議指出:一個時期以來,《執業醫師法》中“全社會都應尊重醫師”這一條款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,為了在全社會營造尊醫、重醫的氛圍,倡議設立法定節日——中國醫師節。
2017年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楊興平、羅良娟等提案設立“國家醫生節”(每年5月13日,國際護士節后一天)。全國政協委員陸洪光提案設立“中國醫生日(節)”(每年5月20日,寓意“我愛你”)。并引發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住川政協委員的熱議,也引起眾多醫務工作者的共鳴。
“尊醫重衛,共享健康”。
希望“中國醫師節”的設立,這種儀式感能增強醫生的歸屬感及社會的認同感,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,提醒社會尊重、關愛醫者。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,我們要對你們說一句“辛苦了”!